寻求报道

“现金流不够半年建议休眠,疫情过后再重启”丨6位投资人给的创业者生存指南

饭桌君 2020年02月06日 干货分享
变局中CEO该如何开源节流、稳定军心?

纯干货.jpg

疫情尚未到达“拐点”,众多企业却已到生死关口。 

西贝莜面村账上的现金仅能撑住三个月,老乡鸡关停超过200家门店,六天损失2000多万,而外婆家创始人吴国平则算了一笔账,“基本上天一亮就要支付250万”。

不仅是餐饮行业,旅游、航空、线下教育都一片哀嚎。以携程、飞猪和同程艺龙为首的OTA平台连带着供应商们一同面临巨额退订损失。

头部企业尚且如此,中小企业处境更难。

近日清华、北大联合调研995家中小企业,结果显示超八成的企业账上现金最多维持3个月,其中超过1/3的企业只能维持1个月,1/3的企业仅仅2个月。 

创业者进入“地狱模式”,投资机构也更加谨慎出手,对于准备融资的企业来说,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疫情之下,创业者如何快速调整业务模式?准备融资的企业如何把握融资节奏?变局之中如何有效开源节流?CEO如何提高心力稳军心?

近日,小饭桌采访了青松基金创始合伙人董占斌、华创资本管理合伙人吴海燕&合伙人熊伟铭、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时代资本合伙人张自权、祥峰投资合伙人赵楠6位投资人,他们对疫情带来创投环境的变化做了深度分析,同时也为创业者在业务模式、组织建设等方面面临的问题提供了实操性的建议,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各位有所帮助。(以上人名按照姓氏首字母排序)

疫情导致不可逆转的生活方式,带来长期投资价值

▌董占斌 青松基金创始合伙人

突发的疫情让很多企业措手不及,但创业者一定要坚定信念,相信把短期的困难抗过去,局面恢复后将迎来新机会。

对于CEO来说,要迅速梳理公司业务,分析疫情对业务的冲击程度。大部分企业短期内的现金流会受到非常大影响,创业者要思考如何开源节流做人员调整,长远来看要考虑是否要调整商业模式。 

比如线下零售店是否可以通过直播电商来消化部分库存?以线下为主的教育培训机构可能几个月都没有生源,是否能通过线上大班课或者投放免费的线上内容来吸引流量?

从另一方面来看,在疫情导致的假期延长和国家政策推动下,之前在线教育难以触达的客户得到了市场教育。

短期来看,以内容为主的在线教育会有爆发,因为模式比较轻,用户的使用门槛也比较低,下载一个APP就能体验。

长远来看,服务类的在线教育,不管是一对一还是一对多,因其门槛相对较高,对业务的影响会稍微滞后,但总体咨询的需求在增加。用户在体验到在线教育的便利后,会不会产生不可逆转的使用习惯至关重要。

同在线教育类似,知识付费类产品也能得到一个提升。用户有更多时间宅在家里,大家都在找各种能提升自己或者解决焦虑的产品。

生鲜电商短期来看肯定是需求爆发,但长期来看用户能不能留存还是未知数。一是生鲜电商有多种替代产品,二是它们的服务的人群和服务能力相对有限,社区周围大批人还是会通过线下超市来解决日常需求。疫情结束后,很多人的习惯可能又恢复到以前了,尤其老年人的习惯很难改变。

长远来看,满足大家刚性需求的行业受影响是短暂的。疫情结束后会回归到正常的水平,甚至能创出新高。

所以疫情导致不可逆转的生活方式,可能更有长远的投资价值。疫情会对大众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产生影响,涉及到这类的产业可能会有持续的发展。比如汶川地震后反而促成了四川成都比较休闲的娱乐文化氛围,这让短视频、游戏等娱乐业使用频次和使用时长都得到提高。

在今年的融资上,企业短期内不要抱太多幻想。因为在自身业务下滑受到影响的同时,投资人也很难做尽职调查。当然也有一小部分企业有了机会,疫情期间业务需求暴增,他们融资进程反而会加速。对于节前完成谈判但是还没交割的企业来说同样会受影响,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变数,不能掉以轻心。

2019年、2020年整个创投行业都是在回归比较低迷的状态。短期来看,疫情会对整个的募、投、管、退的环节都会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但此次黑天鹅事件也让大家有更多时间来思考以后的变化,尤其是对人的生活方式、人的思维理念有长远影响的一些变化,进而推动未来几年的布局。

现金流不够半年建议休眠,疫情过后再重启

▌吴海燕 华创资本管理合伙人

▌熊伟铭 华创资本合伙人

吴海燕:

疫情期间,华创和被投企业进行了逐一沟通。大家的共性困难可以总结为如下几项:

1.开工时间推迟。除政府规定的复工时间推迟之外,还涉及到外地团队成员返回办公所在地的各种困难,还有返城后需按规定在家隔离数天。

2.一些需要面对面进行的销售活动(例如软件行业必须做PoC的)短时间内无法开展。3.开工后公共交通较不方便,团队成员在公共场所需要的防护物资如口罩供应短缺。4.以上各项困难可能会影响2个月~4个月的现金流。

熊伟铭:

对于创业者来说,企业的现金流计划都需要重新做,尤其是那些本身现金不足的公司,以及本来依靠运营现金流来支撑的公司。相信现在很多创始人终于能意识到为什么投资人总是敦促大家账面要保持10个月的现金,不能只是现金流打平就沾沾自喜。

目前现金留存充裕的公司可以考虑整合标的研究,这可能是一次绝佳的机会。如果现金只够10个月,那么这只是勉强健康,仍然要和团队讨论通过轮休或者减产等方式尽量减少现金花费,不太可能利用这个机会弯道超车。

如果现金不够半年,建议公司休眠,保持最低战力,疫情过去之后再重启。今天的BATMJ们的创始人们都是经历过当年的疫情冲击的,这个时候其实除了在线娱乐业务(没有物流需求)能够繁荣之外,其它业务基本都是停滞,保存实力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当然,这个时候也是需要创业者和投资人同舟共济的时候,投资人估计会考虑给予一部分企业过桥资金,这虽然是雪中送炭,但还是要看未来回报潜力,不会普济天下。

疫情会严重影响到收入的企业估计估值要重新谈了,就算这时候到了SPA(股权认购协议)阶段,估计也不会顺利交割。其他行业如果到了SPA阶段,但因为无法见面沟通,所以进度可能会推迟一两个季度。

今年要融资的企业现在可以做一些前期沟通,因为不见面融资效果还是差很多,再加上投资机构暂时也无法进行现场尽调,疫情结束之前做不了太多实际工作,尽量可以把数据包准备得充分一些。

由于风险投资本来就是早期投资,周期很长,所以不存在二级市场的灵活度,没有所谓的疫情行情。但相信这次疫情能够大大提升全国在流行疾病方面的卫生意识,与之相关的诊断、治疗、检测以及信息管理技术都可能成为今后上至卫计委下到临床甚至社区的一个投资点。

同时也可以注意到,2003年的非典、2004年的禽流感其实都大大提高了在线业务的价值,那个时候主要是在线娱乐和电商起步(2004年盛大上市、2005年京东A轮融资),今天估计会大大加速在线协同和远程办公所需工具的开发和商业模式的起步,比如视频会议和文档协作。

所有线下零售业以及相关的供应链这次都会受到影响,应该存在大量整合的机会。送货到家模式会得到重视。

对于华创而言,我们的企业软件、前沿科技投资主题没有变化,这两个大领域都是长期雪道,不是短期风口。相信这次疫情也会加速市场对于效率的追求:用软件和系统来替代人工、用灵活用工以及合同用工来替代全职、减少线下成本、增加线上业务比重,以digital native的企业IT能力来迎合internet native的消费者或者采购客户。

对于我们的Marketplace投资主题来说,我们会更加在意企业的线上能力、精细化运营能力,同时也会注意到疫情影响较弱地区的消费增长趋势。在经济放缓、疫情影响之下,第二次人口城市化进程之中会再次出现一批受益于线上传播的网络品牌。

用联产承包责任制抵抗大危机

▌吴世春 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

整体来说,未来3个月内一级市场极度不乐观,一年以内除了个别行业,资本还会趋于谨慎;但长期来看,我还是看好中国创投行业的发展。

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不再赘述,但以下行业则有一波机会:线上化、IP化的行业;所有跟健康、医药相关的行业;电商、短视频、在线游戏、社交、VR替代的旅游、直播等行业。

当下很多企业会遇到一些共性困难,比如疫情造成的物流、消费欲望需求、经济预期等现实的困难,以及疫情造成的心理恐慌等因素。还有无法按时开工、房租租金、人员成本等。

遇到挑战的创业者需要注意以下六点:

第一,提高我们对于危机的认知力,提高应对危机的心力。

第二,认知清楚,才能决策正确,才能转危为机。第三,创始人心力强,才能稳定军心,才能顺利转型。第四,跑赢同行,剩者为王。你的微观努力,能够部分抵消很多宏观上的影响。第五,清晰制定出今年的目标,生存和保住份额。第六,丘吉尔说过一句话,不要浪费一场好危机。因为也许这个危机是你脱颖而出、跑赢市场的一个转机。

在团队组织上,创业者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及时的调整。

第一,立即开展全员就地工作,为疫情之后积蓄势能。高管要统一思想,把公司对于危机的认识,对于“坚持就是胜利”的认识传递下去。

第二,一年之际在于春,让全员尽快进入工作状态。一个企业或组织一旦闲的时间过长,非常容易军心涣散。所以,不能闲下来。企业必须保持一种不断打胜仗,积小胜为大胜的状态。

第三,创新业务模式。现阶段,一定要考虑多使用直播和短视频的方式进行获客。直播可能改变很多行业,短视频可能成为很多行业获客最主要的手段之一。

第四,在工作中,多使用远程工作软件,确保在家的工作效率可量化。

第五,公司一定要成立防控小组,关心全员身心健康。

第六,调整组织结构。释放员工的潜能,下放经营权。小单位负责是一个抵御大灾大难的重要方式。在大的危机下,阿米巴制度会让公司变得更加有活力。

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最小的阿米巴,我们需要关注每一个阿米巴组织的销售利润,控制住运营费用,需要关注每一个小组织的业绩目标和更小颗粒度的考核指标。让每一个员工变成火车头,而不是车厢,同时把降低成本纳入到员工的考核里,与员工的业绩、激励挂钩。这样企业的成本才会降下来,“跑冒滴漏”才会被控制住。

今年想要融到钱的企业,不要过多纠结于估值,要多种渠道融资,比如通过VC、债券、政府补贴、引导基金等;今年投资人观望心态会比较多,创业者需要有更好的能力应对投资人,要多见些投资人,危机会成就一批新的创业者。

2020年整个资本市场,短期内极度看空,但长远来看,投资会更谨慎乐观,个别行业会有利好。对于投资人来说,要判断疫情对于二级市场的影响,以及评估如何影响一级市场。

企业“剩者为王” ,融资上小步快跑

▌张自权 时代资本合伙人

中国近20年经历了三次大危机: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金融危机和2020年的“新型肺炎”。

“非典”让用户养成了网购的习惯,淘宝等电商抓住机会崛起;金融危机让京东看到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对大家电和3C等重视质量产品的网购需求,于是发力自建物流成功突围。所以大的危机能够诞生大机会并成就大公司。

疫情之下,本来就是投资热门的生鲜电商可以更好地教育用户,降低获客成本之后可以花精力来提高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有利于成长为更大的平台。

除了生鲜电商,在家健身领域我们也很看好。和美国不同的是,中国目前健身的人群主要是小白用户,没有太高标准的需求,没有器材也可以在家跟着视频做徒手操。所以当前的疫情提高了在家健身渗透率,而健身又是普适性需求,所以疫情过后依然能持续下去。

时代资本投资的每日优鲜和Keep最近势头非常强劲。通常春节是这两类业务的淡季,如今反而供不应求。

但是对于餐饮、零售、旅游、KTV娱乐等到店业务则面临比较大的冲击。

2020年注定是艰难的一年,创业者该怎么办?

第一是剩者为王。首先得活下来,在赛道中活得最长的企业才有资格论输赢。

第二是现金流为王。企业要盘算好成本结构,弄清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收入之间的关系。

短期内如果单纯砍固定成本,整体成本不一定会降下来。比如裁员也是需要额外成本的。所以要针对自身业务形态来调整,比如说短期内企业可以把原来做线下的人转到做线上服务。

今年想要融资的企业需要注意两点:

一是时间点和融资周期要把握好。企业要在现金流相对健康的时候去启动融资,而不是等现金流已经非常被动的时候。同时要对今年的融资周期有更充分的评估,来最终决定启动时间和融资额度,以及跟什么样的投资人去聊最有效。

二是要小步快跑,控制好融资节奏。之前创业者对融资额度和领投方要求可能比较高,但当下融资结构要更灵活,尽量小步快跑,用更低风险的策略一点一点地把钱拿进来,而不是所有东西都做得完美的时候再去拿钱。

2019年就挺难的,2020年更难。

创业者一是要摆正心态,创业从来不是简单的事。虽然创业者要对机会敏感,但是短期机会主义者是要被抛弃的,看着什么突然起来就去做的投机者肯定不长久。创业者要有更深度的思考,抓住系统性的机会。中国历史上真正走得长远的创业者,像老一辈的马云、马化腾,新一辈的王兴、张一鸣都是盯着长远的机会。

第二要用积极的方式去面对。如果2020年给企业带来的是机会,创业者要思考怎么去夯实机会让自己变得更强;如果2020年给企业带来的是困难和挑战,创业者更应该用积极的心态,把它当成创业中短暂的take a break,踩刹车的同时也借机检查车况,在更深度的反思下找到企业的问题。

而对于投资机构而言,投资看的是未来5-10年的趋势。投资机构需要分析当下是不是历史转折点,短期的影响是否导致一些系统性、结构性机会的变化。这个目前很难下定论,可能要到年中或者年底才能看得更清楚。

打磨好运营数据的企业将在Q3迎来融资窗口

▌赵楠 祥峰投资合伙人

毫无疑问,疫情对线下餐饮、本地服务业、非刚需型消费、酒旅、影视等会带来冲击,但这些冲击是暂时的,用户需求被抑制了。根据2003年“非典”的情况来看,等疫情恢复后这些需求反而呈现较大的反弹。因此,这些行业今年Q3的表现比较重要,也是一个恢复信心的时间点。

上述行业当中,如果条件合适,可以提供线上服务或配送服务;如果条件不允许,最重要的就是节流。这个过程既是考验,也是一个很好的提升内部组织文化和管理细节的时机,很多企业在扩张期没有太多的精力看重这些,那么现在的机会来了。

对于企业来说,主要需观察四个方面:

一个是现金的安全边际,使用节奏,需要假设至少半年内没有新的融资进来是否还能维持运营周转;

其二是运营节奏上的调整,运营成本是否需要优化,扩张计划是否需要保守一些;其三是加强和相关供应链合作伙伴的交流和联系,确保自身的需求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响应;其四是融资节奏上,半年内不建议企业冒然出来融资,先修内功,与老股东保持一个紧密、高频、诚实、友好的沟通也非常重要。

除了负面影响外,疫情也给创投行业带来一些变化:

其一,加速了渠道结构调整,催化了线上化和数据化;

其二,有利于IT企业服务在传统行业的渗透,尤其是解决办公效率、自动化运维、云服务等方面;其三,有利于市场的净化,激烈竞争的手段少了,更多比的是内功和效率,好的企业在未来更有机会脱颖而出;其四,有价值和竞争力的企业,其估值也在回归理性;其五,只靠性感的概念,只讲GMV(一定时间内成交总额)增长却不讲业务模型健康的公司,在疫情下会回归本色。

从投资逻辑来看,大方向上的投资板块并不会因为几个月的疫情有所改变。投资机构面对疫情更多的是帮助自己的投资项目梳理和调整今年的运营节奏和现金使用节奏。

此外,疫情也是投资人检验企业韧性的一个很好的窗口。最终能存活下来的公司会将享受到一定的竞争红利。

总体来看,2020年上半年融资环境不会太热,创业者可借此把精力用在内部调整和打磨上;2020年下半年会迎来更好的融资窗口,这个窗口对于已经打磨好运营数据的企业来说是一个抢先融资的机会。另外,相对于2020年,2021年值得更大的期待,美国大选之后,国际政治环境会更加稳定,5G移动设备也会迎来一波浪潮,在经过了2020年疫情的调整之后,2021年或许有更多的中概股IPO。

写在后面的话:
肺炎疫情面前,任何人都无法置身事外。一些企业受疫情影响身处危机,另一些则在变动的环境中重新梳理自己的模式。淘宝在“非典”之后顺势崛起,但马云则说,疫情面前,它不是你的机会,而是你的责任。相信这也是每一位创业者的初心:利用企业自有优势,为疫情中的民众提供更多帮助,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众志成城,共渡难关。感恩在疫情一线付出工作者,也祝福每一位创业者。武汉加油!

本文是小饭桌原创文章,作者:饭桌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赞(0)
呵呵(1)
有料要爆,希望项目被报道,请点击寻求报道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