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在种业振兴与乡村振兴上出台了诸多相关政策,在此推动下,我国种业市场迎来快速发展,根据先正达招股说明书,2020年我国种业市场规模为552亿,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732亿。
然而从目前国内种业公司分布格局来看,市场仍较为分散,最大种业公司隆平高科的市占率仅为4%,CR5仅为12%,对比全球市场,拜耳市占率为20%,CR5为52%。
这与我国种业的发展模式有关,由于育种所需周期长、成本高,长期以来,种业的研发工作基本都由国家支持、科研院所完成,而一个新品种销售时价格也往往不高,这就使得市场上出现了非常多中小种子公司,这些公司并没有育种能力,本质上做的是经销商生意,据统计,我国目前有育种能力的公司仅占3%。
然而即便是这3%有育种能力的公司,也大多采用传统的育种方式。“在这种育种方式之下,育种家通过一些酸度计、甜度计来测试果蔬的酸甜度,甚至通过观测筛选品种。”
综合以上因素,吕亚清认为,未来几年在国内技术能力过关的初创种业公司有跑出来的机会。
而之所以最后选择从番茄切入,除了吕亚清在番茄方向有深入的研究基础外,市场也是关键因素。
- 中农美蔬“深爱5号”产品-
一直以来,玉米、小麦、水稻作为三大主粮都是国家战略支持的方向,所以像丰乐种业、隆平高科、登海种业以及荃银高科等核心都在做三大主粮的育种,而即便是国内唯一排在全球前十一大蔬菜种子公司中的先正达,也是中国化工收购的企业。
而且由于进口种子直接销售也可以给公司带来近千万元的收入,与自主研发这个需要付出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过程形成了鲜明对比,所以大部分种业公司对于种子研发并没有驱动力,这也就导致我国蔬菜领域的育种企业十分匮乏。
而番茄又是整个蔬菜中市场占比最高的品类。我国番茄每年产量约为6505万吨,种子用量约为16万千克,市值达66.5亿,其中中低端日常炒菜使用的大果,基本可全部由国内种子提供,中端种子大约50%需要进口,而高端种子的进口占有率更是高达90%。
同时随着新一代消费群体的崛起以及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在对番茄的需求上,未来会更强调差异化与功能化,比如低糖、高甜度、好风味等。
而且在可落地性上,2018年吕亚清所在团队便根据前期的基础性研究,生产出产品并向社会、供应链企业开放了现场试吃,消费者给到了十分良好的市场反馈。
于是2021年,瞄准中、高端番茄种子的国产替代机会,依托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研究所,吕亚清正式创立了中农美蔬。
相比于其他初创种业公司,中农美蔬的技术、团队、资源为其核心壁垒。
在技术上,中农美蔬在国内育种研发能力较为落后的背景下,凭借基因组、代谢组、胚快繁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已经与国外顶尖的育种企业站在了同一研发水平上,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国外巨头。
以代谢组平台为例,对于番茄的单一品种,在其他公司最多只能测定出番茄中1000多种代谢物质的情况下,中农美蔬将这一数据拉高至3000多。
基因组层面,中农美蔬可以对于各品种番茄的性状进行定向培育。在2012年中农美蔬团队成员便参与了番茄11号染色体的测序,发现了番茄中33种风味物质对应的49个基因,并用39个分子对这49个基因进行了标记,从这个层面来说,中农美蔬已经破解了番茄的风味密码。
同时,中农美蔬依托基因组所的胚快繁体系,能够将番茄的育种周期大大缩短,传统育种情况下,一个新品种的培育需要7-8年,而中农美蔬只需要2-3年时间,其可以在番茄果实还未成熟时便取出种子培育下一代,继而鉴定下一代的性状。
目前中农美蔬有1000多份番茄种质资源,600多份黄瓜种质资源,未来中农美蔬还会将培育番茄的技术应用到其他各类蔬果。- 中农美蔬“深爱”系列美味番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