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由小饭桌和凡卓资本主办的“2019 全球青年创业者大会”在北京举行。蚂蚁金服副总裁纪纲到场发表了主题为“赋能共赢 战略投资人与创业者”的演讲,完整阐释了蚂蚁金服的战略投资理念以及能为创业者提供的帮助。
以下为纪纲演讲实录(小饭桌编辑):
非常感谢李晶CEO的邀请,而更要感谢的是小饭桌对蚂蚁金服的支持,没有小饭桌我们现在做的很多事情是无法进行的。
今天也是一个对阿里巴巴来说很重要的日子,因为今天是阿里巴巴回归港股的第一天。今天来之前我一直在想要讲些什么,大家想听些什么。结合当前资本市场冰火两重天的现状,以及战略投资不断成长为一支重要力量的事实,我打算从战略投资的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下蚂蚁战投对市场的看法,以及给大家一些从我角度出发的建议和看法。
蚂蚁金服的投资部已经成立5年多时间,累计投资了超过160家创业公司,其中最近两年的出手频率正在加快,近两年投资了100多家公司。和财务投资不同,我们是战略投资,始终坚持的主线就是围绕蚂蚁金服的业务展开。
因此我们战略投资始终围绕三大方向:第一是围绕支付宝支付业务与数字金融业务延伸出来的场景;第二是围绕技术方向的投资,我们总结为BASIC,B是Blockchain、A是AI,S是Security、I是IoT,C是Cloud Computing,这些技术完成产品化后可以帮助外部中小金融机构;第三是全球化,我们在其它新兴市场找到比较强的合作伙伴,为他们提供资金、技术和运营经验,帮助快速成长。
我们过去5年投资了160家公司,从早期项目到上市公司都有布局,但是我们一直在思考我们的投资跨度这么大,我们是否能完全驾驭。特别是一些早期项目,我们看到他们有很好的想法就投了,但我们对其所在的行业不一定了解的透彻,其当前主要面对的问题是生存挑战,而太早拿战略投资把业务模式做定型可能会拔苗助长。
为了把投资做得更好,我们分了三大部分:
第一个是主航道上成熟的公司,通常是C轮以后模式已经成熟的公司,我们会主要负责,因为这类公司战略投资进去后双方都能从对方那里找到新的价值。
第二个是早期的公司,我们不自己做,而是寻找像小饭桌这样基金合作,我们提供资源,合作的基金负责挖掘早期项目,这样既能保证投资的更专业,也能保证一些优秀的公司在早期阶段我们能覆盖度。
第三个是估值已经比较高的有价值公司,我们也在募一支新基金用来跟投,保证对这类项目的持续跟进。
我们的很多成功经验表明,在投后管理上多投入一些人力、经力和时间,往往会带来非常大的价值。战略投资的一个巨大优势就是,在投后环节可以提供一些业务协同的资源。
我们会努力找到我们的业务和背投公司的业务合作的点,并且全力支持业务协同发展,把资源利用好。
同时我们也尝试把我们能力规模化产品化,帮助我们的背投企业去更好地融下一轮,我们这样做并不是想好市场上的FA去竞争,而只是为了能帮助我们的背投企业持续得到资本市场的支持。
最后我想送给大家三句话。第一句,“冬天会来,但也终将过去”。我从2000年就开始做投资,经历过太多资本市场的起起伏伏,大家不用着急,今年好像寒冬来了,但寒冬不一定是坏事,寒冬会淘汰不合格的投机型创业者,而愿意持续支持立志成为企业家的创业者,其实不用慌,寒冬会是你们的一个新的起点,而且寒冬不会一直持续下去。
第二句话是“不为机会而生,而要善于抓住机会”。我做投资这些年,碰到过很多所谓投机型的创业者,什么热就做什么事。很多时候大家要想想自己创业的发心是什么,为什么而创业,你创业第一天下的那个决心到底是什么,如果单纯是为了好玩或者骗投资人的钱而创业,肯定难以成功。但机会稍纵即逝,创业者必须学会抓住机会,能够灵活地把握自己的战略方向,这样的话大概率会有一个非常美好的未来。
最后一句话“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阿里内部有一个经验,就是不需要所有人都讲战略,作为CEO自己笃定一个方向后,我建议你就坚持下去,不要每天都在讨论战略,战略没有什么好讨论的。创业公司选定一个方向或者一个突破口后,从一个点切入做已经足够了。另外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说,在战略看清楚的情况下一定要踏实的走,很多时候我觉得很多小公司不是死在自己的产品不够好上,而是死在想开始就把所有事儿都做好。如果创业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先把一两件事情做好,成功的机会反而更大。
这就是我想分享给所有创业者的内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