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2019 DeeCamp人工智能训练营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举办全国成果展示暨结营仪式。
结营仪式当天,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翁啟文,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助理、经济与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创新创业学院院长、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董纪昌,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博士,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执行院长王咏刚,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和数学系教师、机器学习领域世界级专家张潼到场并发表致辞。
在大会现场,李开复肯定了DeeCamp学员们在过去一个月里的AI学习成果, 同时表示,虽然同学们在DeeCamp训练营的学习结束了,但AI之旅才刚刚开始。
“当下AI正在进入AI+、去赋能传统行业的时代,是AI开花结果的最好时期,这个阶段将会释放大量的商业机会和人才成长机会,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时代,尤其是对我们这群从事AI相关研究和工作的人来说。”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博士
结营仪式上,由2019 DeeCamp学员组成的6个项目小组作为代表,现场展示了自己的Demo成果,由李开复博士、张潼教授等领衔的学术及产业导师现场予以点评,并为本届DeeCamp优胜队伍颁发证书。
结营仪式现场大合影
在过去的四周时间里,2019DeeCamp学员们完成了由22家企业发起的50个AI相关课题,接受了总计115位来自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和工程师的课题辅导。
课题中有最具突破的“AI挑战斗地主”、最具实用价值的“AI宠物健康状态评价”以及最酷炫的“AI真人表情包制作”等,也有“AI识别车辆损伤”、“AI金融风控”、“3D医学影像诊断”等最贴近产业一线需求的课题; 还有“定雨神针:提高降水预报时空准确度”、“用人工智能构建一带一路相关项目的知识图谱”这样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课题。
2017年,创新工场发起首届DeeCamp人工智能训练营,如今几年过去,DeeCamp也发生了一些大的改变。
DeeCamp从成立之初便致力于培养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的公益项目,旨在提升高校AI人才在行业应用中的实践案例经验,同时推进产学研深度结合。
2018年,DeeCamp被教育部选中作为“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两个组成部分之一的学生培训营。
今年是DeeCamp发起的第三年,依旧延续了DeeCamp特有模式——将创造性的前沿工程实践项目,与能够发挥学生自主精神的组织形式相结合;将打通学术和产业边界的知识课程体系,与强大的师资力量相结合;建立可复制、可规模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开放相关教学资源。
事实证明,从2017年、2018年的1个城市,到2019年1月DeeCamp冬令营在北京和南京开展的“双城记”,再到本届2019DeeCamp的北京、南京、上海、广州四城同时开营,DeeCamp正在用实际行动不断印证着人才培养模式的规模化和可复制性。
8月14日,南京、上海、广州三地同时开展结营仪式。经过激烈的展示与专业的评比,各地的优秀项目脱颖而出,同时作为代表参加今天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成果展示及结营仪式。
除了开启崭新的地图之外,DeeCamp也在不断扩大招生规模。
2017年首届DeeCamp 训练营吸引了国内外近千位高校学生报名,招生36人;2018年举办的第二届DeeCamp训练营吸引了来自全球600 余所高校的近7000名高校学生报名,完成了300位高校学生的培养。
今年,DeeCamp人工智能训练营学员是从全球1000余所高校的超过10000 名本科、硕士、博士报名生中,层层选拔出来的130所国内外高校的近600位学生。
据了解,今年的报名者涵盖全部C9高校、除医学院外的全部985高校,及300余所国外高校。这意味着,今年的DeeCamp学员分布也十分广泛,他们来自100余所国内高校及近30所海外高校。
统计显示,2018DeeCamp录取人数排名Top20的国内高校是: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东北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排名Top3的海外高校是: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在四周的时间里,经过激烈竞争进入DeeCamp训练营的精英学员们接受了“学术课程+产业课程+实践课程”三级课程体系。
具体来说,今年的DeeCamp课程升级为12次学术课程、18次产业课程、50个实践课题组成的三级课程体系,知识课程围绕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人与自动化、自动驾驶5个全球最热的AI研究方向展开,实践课题涵盖金融、零售、医疗健康、教育、公益、移动互联网6大领域。
四周的时间里,DeeCamp学员们近距离接触到了,由12位来自全球顶尖高校的学术导师、21位来自科技企业的产业导师所组成的奢华导师团队,其中包括两位AI世界级专家——张潼教授、周志华教授作为DeeCamp科学总顾问,全球知名人工智能专家吴恩达,以及由创新工场CEO李开复老师领衔的来自创新工场、华为、路孚特(Refinitiv)、快手、滴滴、追一、旷视、科大讯飞、文远知行、Google等顶尖公司的产业导师,以及著名科幻作家陈楸帆带来跨界课程。
AI作为最具颠覆性和变革性的技术,正不断渗透进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带来极为深远的影响。但AI发展至今,面临巨大的人才缺口和人才机构失衡危机。根据腾讯研究院的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书显示,2017年,全球ML人才需求是2015年的35倍。
而高盛《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分布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AI人才储备,中国只有5%左右。而在已有的AI人才里,学术人才和产品研发人才比例严重倒挂,懂技术又懂商业化逻辑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面对这样一个事实现状,创新工场从2017年发起第一届DeeCamp开始,就秉承着“培养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AI人才大军”的初心,竭尽所能帮助那些最具潜力、最有活力的AI方向学生,让他们能够在学生时期就接触到AI产业的真实需求,体验一个真实AI项目的实践流程,学习AI科技到AI商业落地的完整逻辑和方法论,培养学科知识以外的更广泛的AI应用技能。
换句话说,从最好的学生中,培养更多擅长解决真实世界问题的AI生力军。
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是AI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AI能够推动产业变革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