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报道

“最近不投项目,在投简历了”

贾紫璇 2023年11月22日 热点
新机会,就藏在技术突破之后。

作者丨贾紫璇 

编辑丨张丽娟 

“新能源没得投了。”一次普通的项目会上,一位投资人发出这样的感叹。他表示,新能源行业现在创新较少,内卷严重,加之科创板政策收紧,可投的项目不多了。

带着这样的疑问,小饭桌跟多位关注新能源行业的投资人聊了聊,得出的结论基本符合以上状况:“新能源最近我们也看的很少了,除了2个硅碳负极的项目。”“固态电池组件方向可能还可以看看,但是目前没有遇到合适的项目。”“行业机会不多了,准备投简历。”

一个行业不再具备“投资热门”属性原本是常事,但眼看着新能源行业是这两年为数不多被资本热捧的优质赛道,想不到没能撑过年底,热度就退了下来。

这份诡谲多变,令人唏嘘。

当下,新能源行业在经历了第一波创投热度后,已经形成了基本的头部效应。处在腰部及以下的企业面临着第二波的行业洗牌。

而对于关注新能源行业的投资人来说,日子也开启了困难模式,掰着手指也选不出可以投资的优质标的。

部分投资人开始纷纷调整方向,寻求新行业新希望,先进制造、人工智能被认为是未来依然有机会的选择。

但也有一些机构认为,当下的冷静期,正是可以切实关注行业发展本质,找到水下项目的好时期。

然而我们还是试图在新能源降温现象的背后,总结出原因,并在行业发展放缓之际,找到合适的“解药”。

产能过剩,淘汰赛开启

经济周期和宏观经济环境,是市场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新能源行业也不例外。告别了高速增长,行业开启了产能出清阶段。

新能源行业热情的高涨,离不开“3060”政策的出台。自目标提出后,新能源行业就掀起了一股热潮。

多家能源央企规划了自身实现碳中和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纷纷加速向清洁能源“切换频道”。头部做出表率后,带动了新能源行业的创业与投资的高速发展。

据《2023世界能源投资》报告显示,近三年来,全球的新能源领域投资远超同期化石燃料投资的增长,但其中90%以上的清洁能源投资都来自于发达经济体和中国。

在低碳能源转型方面,中国是2022年全球投资额最高的国家,接近世界总投资额的一半,是第二名美国的四倍之多。

在政策的支持下,国内新能源车企的崛起,也带动了上下游产业的蓬勃发展。

从上游的原材料、芯片供应,到中游的设备制造,再到下游的车辆组装生产,甚至是后续的新能源汽车管理、服务商、充电桩等,一个围绕新能源汽车展开的全链条赛道被迅速开拓出来。

然而,迅猛增长过后,行业走进了增长爬坡阶段。据西南证券十月底发布的信息显示,2023 年前三季度,新能源业务增长已经出现放缓。其中表现最明显的是光伏、储能,同比下滑22.4%。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增速同样在放缓。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公开表示,2021 和 2022 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分别为 10% 和 12%,而 2023 年的渗透率仅有 7%。

国内以蔚小理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随着各家造车企业的加入,完成了第一轮洗牌。由特斯拉主导的价格战还在持续,增量不增利的情况下,许多新品牌在慢慢消失,威马便是这轮竞争中倒下的典型案例。

小米、阿维塔、岚图、赛力斯等第二波势力在蠢蠢欲动。还留在牌桌上的每一家,都在打起十二分精神准备迎接第二轮筛选。

与行业增长放缓并行的,是政策红利的减退。

“政策补贴是有窗口期的,新能源就是靠政策补贴兴起的产业。以新能源汽车为例,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慢慢升高,超过燃油车市场占有率后,政策的红利慢慢减弱。上海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已经一降再降。政策红利的降低,势必会对整个产业的发展速度带来影响。”投资人柳冰(化名)表示。

“抢地盘的阶段过了,现在到了精耕细作的环节。”广州某机构投资人程佳(化名)对小饭桌表示。

产能过剩是增速放缓后明显的病症。

柳冰告诉小饭桌,目前新能源产业内部同质化严重,但市场并没有足够的承接能力。

产能过剩在光伏领域尤为突出。一方面光伏组件价格战持续不断,甚至下探到 1 元/W。这一现象在2023 年四季度的央国企集中招标中已多次出现。

在11月1日公示的国家能源集团2023年度光伏组件集采中,不含运费的P型组件出现每瓦0.971元的报价。

隆基绿能总裁李振国也在近日表示:“当前随着行业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组件价格逼近1元/瓦等,这些问题是摆在光伏人面前的现实考验。”

另一方面,光伏电池片正处于从 P 型到 N 型迭代的过程,以TOPCon为代表的N型电池产能集中扩张。然而行业分析师预期到明年下半年,N 型电池产能也将面临过剩的情况。

“即便如此,产业龙头一边扩产能增加边际成本优势,一边大力投入新技术的研发,TOPCon、HPBC、HJT三类电池创新技术都得到几家头部产业资金投入,这样加速了尾部企业出清。”柳冰表示。

从早期产能不足,再到如今产能出清,最终达到产需平衡,这是一个必经过程。

第一波红利期已经让光伏产业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第二波的筛选已经开始,新能源行业的内部正在开启残酷的生存战。

缺乏技术创新是根本

放眼新能源市场的一个现状是:商业化程度已经成熟的领域,如光伏、储能等,入行企业的门槛在降低,但上市的技术门槛在不断被拉高。而前景被看好的氢能,目前还不具备较为成熟的技术及商业化程度。

这意味着,缺少技术创新,是新能源行业投不进去根本原因。

一个简单的例子,新能源汽车是这两年的热门行业,各类大小车企都渴望在这一轮产业变革中跟上时代的红利期。这也导致了许多没有真正技术壁垒的企业也加入了新能源行业,在行业里填充了更多的泡沫。

浙江某投资人Celine(化名)告诉小饭桌,曾经去山西运城出差,竟然看到曾经的大运摩托也生产了自家的新能源汽车。

“腰部以下出现了大大小小很多地方品牌,这些毫无技术含量的造车拉低了整个行业门槛,但却造出了大量的泡沫。需求不及预期,与产品质量和设计有很大关系。”

“泡沫多过啤酒”是 Celine 形容新能源行业的现状。

在他看来,如今的新能源行业门槛太低,早期靠政府补贴撑起来的企业,走到现在,盈利的很少。“有点像过去的P2P 行业,拿了一个高大上的壳就想骗钱,但现在红利几乎已经没了。”

至于被认为市场潜力极大的氢能,更能说明核心技术的重要性。技术欠缺,是国内氢能市场还未成熟的重要原因。

柳冰告诉小饭桌,在技术层面,新能源行业也存在龙头效应,因此中腰部企业机会也不多。

早期市场被头部机构和龙头企业捧热后,入局者开始鱼龙混杂。众多参与者都在做门槛低的事,中低端市场需求量并没有那么多,就会沦为大家都在玩吹泡泡游戏的局面。

市场资金都在收缩,虚高的估值靠什么撑起?如果没有核心技术,必然会被市场淘汰。

举个例子,柳冰表示,过去的 IC Design也有几万家企业,但这两年注销的太多。大多数在做中低端,高端技术没人做,设计与质量跟不上,最终市场还会回到龙头企业上。大多数企业的实力,撑不起惊天的估值。

估值偏离现实,让投资人也很难出手。

环环相扣,恶性循环,新能源行业快被把自己“撑破”了。

新机会:上游+技术突破

“要注重高质量发展,考虑自己是否有人才储备、技术实力,是否懂产业?自身的优势和短板分别在哪里?”柳冰给出了他心中关于新能源相关企业的破局方式。

在柳冰看来,产业出清是好事,淘汰掉能力不足的,留下来的才是对产业发展有帮助的。尊重产业发展规律,转变过去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思路,在每个节点做该做的事,新能源行业或许仍然有机会。

新机会在哪里?

柳冰认为,新能源产业的上游材料和设备,无论在任何时期都是有机会的,因为只要产业还在发展,就会有所需求。但要找到真正的“国产替代”和科技创新,而非伪创新。

例如构成锂电池的电解液、正负极材料与隔膜,在新能源汽车需求量还在逐年增加的情况下,这些上游材料是不缺市场的,可以持续关注。

电池续航时长也一直是市场持续关注的问题。因此在不断增强锂电池续航时长的技术上,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也是投资人希德(化名)认为在新能源行业可以继续关注的细分赛道。

希德告诉小饭桌,车的固态电池虽然已经投过一轮,但却是可以持续关注的领域。固态电池是有一定先进性的,也会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让电车续航能突破1000公里、2000公里;让锂电池如何更安全等,是锂电池在技术创新上需要突破的一次次难关,这也是投资人可以在该领域寻找标的的思路。

此外,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座舱也被认为是有关注价值的赛道。希德告诉小饭桌,自动驾驶(L4 及以上级别的)技术目前还未完全成熟,但智能座舱一定是标配。

“目前国内传统车企的智能座舱都一般,反而是第三方智能座舱企业做得更好,如德赛西威,博泰车联网等。在高通的芯片供应没问题的情况下,智能座舱的赛道头部企业依然被看好。”希德说到。

新能源汽车内的智能线控技术目前国内外水平基本持平,主要应用为底盘、方向盘、中央控制器等,但国内缺少成本优势,目前还处于追赶态势。

如果未来可以利用技术突破,形成成本优势,也是资本市场可以持续关注的新能源细分领域。

总之,新能源行业已经经历过高光时刻,如今进入一拥而入后的淘汰赛。盲目地打价格战只会让所有中腰部及以下企业都不好过,胜出的有利技能就是技术创新。

新机会,就藏在技术突破之后。

本文是小饭桌原创文章,作者:贾紫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赞(0)
呵呵(0)
有料要爆,希望项目被报道,请点击寻求报道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